在特殊教育界服務已經差不多二十年了,看到有很多學生由小學升至中學,再踏上職業訓練、工場或公開就業之路途。 隨年月過去,有一些學生已經能夠自力更生,過著一般人的「正常」生活,有固定的職業和朋友圈;更有一位學生現在已經是三位小朋友的母親了;亦有一些學生需要在工場內,在受保護的環境下繼續成長。
在校園的日子裡,我看到很多家長前輩,因著孩子的頑皮、「輪盡」、冒失和單純,面對他們成長上的缺失,難免有失敗、氣餒的時候,淚水彷彿伴著他們一起成長,擔心孩子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路。
十二年的學校「生涯」過去後,學生的路向反之更清晰,一些過去擔心的事情,原來一定有各樣的辦法及結集智慧去迴避或解決了。
不信?記得有一位學生,在過往老師用盡各種心思,但仍教不懂他如何煮食和製作簡單的三文治,他也不懂如何與人溝通,更不懂如何運算找贖……但孩子們總有填飽肚子的方法的,畢業後,他竟慢慢學懂到食肆購買簡單的熟食。
生活的實踐和智慧就是這樣簡單直接!
無論作為教育工作者或是父母,必須確信我們只是這群孩子的管家,我們只需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,他們可能仍然會頑皮、「輪盡」、冒失和單純。作為家長,我們更需要學習依靠神,不用將重擔「過份地」放在自己身上,承認需要同路人,但不代表我們是無助、軟弱和沒有希望。
在香港,這群小天使仍要面向不同的出路和作智慧的選擇,只要不放棄、與社工和老師一起努力,不斷探索和勇於嘗試,總會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天地。
願我們懂得如何擇善固執,共勉之!
一位啟愛的老師2018